bannerbannerbanner

wenzhang shuji wenxue time

 蔡日初先生  医学文章

    
----------  《舌尖上的中国》与“食药同源”(四)--《黄帝内经》与饮食学说 ----------



   

    

《舌尖上的中国》与“食药同源”(四)--《黄帝内经》与饮食学说

 

 

                                                                                          作者:蔡日初

  

四、《黄帝内经》与饮食学说


    滴水成河,杯土为山。当中华“药食同用”与“医食同源”文化流淌到春秋战国之际,就成就了我国一部最早 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中,展示给人们的已经是系统化了的“医药食”理论,如果将 它们分门别类,就成为“医药食”的不同学说。在此,我们只能就饮食问题归其扼要,并就临床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饮食问题,从中医 角度提出几点看法,以供《舌尖上的中国》人参考。
    食物归类与膳食结构:在有关中国人食物膳食的传统归类中,《内经》将其归为“谷、肉、果、菜”四大类型,并提出了这四大类膳食结 构对人体营养的不同作用。它们的不同作用是: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脏器法时 论》)。如果换一种方式说就是:人的膳食结构是要用“粮食类为营养、用水果类为辅助、用肉类为补益、用蔬菜类为充养。”也就是 说,这“粮、肉、果、菜”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是存在一种“主、辅、佐、使”关系的,是要在以 “粮”为主食的前提下,辅助以“肉、果、菜”类食物,即主辅佐次顺序不能颠倒。同时,《内经》还指出, 这四类膳食要“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即人们不能只偏爱某一种食物,而是要四者一个也不能少,不能有所偏废,要相合搭配着服 食,才能做到营养平衡而补精益气。《内经》这种既有主辅佐使,又多类兼顾相合的全面平衡的膳食模式,就成中国式的“谷养、果助、畜益、菜充 ”的膳食八字方针。

   食物气味与性能作用:在《内经》看来,可供人类膳食营养的“粮肉果菜”四类食物,都可分属于“寒热温凉 ”的不同属性,都可归为“辛酸甘苦咸”的不同味道。如果我们用白话文,罗列《内经》关于这四类食物不同味道的论述, 那就是:在“五谷中,粳米味甘、芝麻味酸、大豆味咸、麦味苦、黄米味辛。在五果中,枣子味甘、李子味酸、栗子味咸、杏子味苦、桃子味辛。在五 畜中,牛肉味甘、狗肉味酸、猪肉味咸、羊肉味苦、鸡肉味辛。在五菜中,葵菜味甘、韭菜味酸、豆叶味咸、野蒜味苦、葱的味辛”(《灵枢 •五味》)。《内经》为什么要对各类食物不同的味道进行区分?这是为了掌握它们对人体不同的性能作用。例如:辛味:能发散解表、行气活血;甘 味:能补益气血、和中缓急;酸味;能收敛固涩、敛汗涩精;苦味:能清热泄火、坚阴燥湿;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内经》将五味的性能简要为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种散与收、坚与软、和与急的不同五味性能作用,从而形成食物味道与人体生理需求的对立统 一,使人们根据自已的体质状况,知道该吃什么与不该吃什么。因而,五味性能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就成为中医饮食 “宜”与“忌”的十字箴言。

   饮食五味与人体五脏:《内经》认为,不同的饮食味道对人体不同的脏器及其组织,有着不同的亲和力,它们同气相求,五味各有归宿。《内经》将这种亲和关系称 为“五味各走其所喜。”即饮食五味由口入胃,各归所属的五脏。例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素问·宣明五气论》)此外,又因为肝主筋、肺主气、心主血、肾主骨、脾主肉,所以,五味与五脏所主的组织与功能又有亲和 关系,这种亲和关系,《内经》称之为“五走”,即五味各有所走向。例如:“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 肉,是谓五走也。”(《灵枢•九针论》)。这样,人体五脏及其组织器官与五味饮食,由此而建立了各取所需的供求关系,在维持五脏的 正常生理需求时,也维持着五脏所主的筋、肉、皮、脉、骨生理需求与功能。不过,五脏对五味的需求要恰到好处,不能需求太过,否则,过则为害而伤及五脏。所 以,“味过于酸,肝气以津(偏盛);味过于咸,大骨气劳(受损);味过于甘,心气喘满(喘闷);味过于苦,脾气不濡(湿滞);味过于辛,筋脉 沮弛(衰败)”(《生气通天论》)。不仅如此,还会使五脏所主的筋、肉、皮、脉、骨、面色,精神状态等出现异常。

   饮食五味与人体五脏的关系说明,五脏之养本在五味,五脏之害也伤在五味。因此,《内经》又提出“谨和五味”的思想,即要谨慎地对 待五味,要不偏不倚、防止太过与不及,不瞎吃乱喝,才能顾护好你的五脏。因此,“谨和五味”,就成为人们关于饮食养生的一个总的 原则。

   五脏疾病与饮食禁忌:由于五味归于五脏,饮食五味与五脏有“各走其所喜”的亲和力,所以,五脏一旦有疾病,就要对它们 “各走其所喜”的供求关系进行自我节制与忌口,这就是《内经》关于饮食五味的“五禁”与“ 五裁”等食忌学说。

   所谓“五禁”,就是对五种食物味道的禁忌。例如:“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 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素问•宣明五气》也就是说:辛味善走气分,但辛味发 散耗气,所以气病或气虚者,就不宜多食辛味;咸味善走血分,但咸味能使血行凝涩,所以血病或血虚者,就不宜多食咸味;苦味善走骨,但苦能化火耗损肾水,而 肾主骨生髓,所以骨病不宜多食苦味;甘味善走肉,但甘味性滞生湿,所以肌肉壅满为病者,就不宜多食甘味;酸味善走筋,但酸性收敛,所以筋病拘急者,就不宜 多食酸味。这就是五味之偏,多食不利于病的“五禁”之说。此外,《内经》还根据五行相克关系而有:“肝病禁辛,心病 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灵枢•五味》)之说。

   所谓“五裁”,就是强调对不该吃的饮食物,人们要自我节制,也叫“自裁”。《内经》对此阐明说: “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灵枢•九针论》)也就是说:你自已的五脏、气血及其骨、肉、 筋、脉、皮已经有病了,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吃喝了,即使你素有嗜好而想吃它,也不能多吃呀,自己一定要注意加以节制啊!对于一些因饮食习惯嗜好,一时 难以割舍所忌食物而嘴馋的患者来说,这是多么温馨的劝导。

   总之,“五禁”就是从理论层面去阐明五脏疾病与所禁五味的理由,“五裁”就是从临床层面对所要禁食的患 者进行医嘱劝导。同时,《内经》的“饮食宜忌观”有别于现代医学在营养学上的“热能观”。

   脾胃功能与身体之本:在《内经》中,除了强调饮食与营养、饮食与五脏、饮食与疾病的密切关系外,还在消化与吸收等生理功能上,提出了一个重要学说 ——脾胃学说。脾胃是一个什么样的器官呢?《内经》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 •灵兰秘典论》)即脾胃这个器官犹如人的粮仓,对由嘴巴吃进的饮食物进行储存、加工与运化,人体的五味营养的供给,就是由这儿产生出来的。如果 嘴巴的吃喝没有节制,不顾及脾胃的处理能力,脾胃不仅可以出现肠鸣、腹痛、腹泻等完谷不化的“飧泄”,而且也会出现嗳气、胃满、 脘胀的“瞋胀”等消化与吸收障碍。脾胃这类失调现象,就是《内经》所说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瞋 胀。”(《阴阳应象大论》)人如果出现这类脾胃症状,就会吃喝不香而不欲食,这种情况即使是暂时的半天一日,也会造成“半日则气 衰,一日则气少矣”(《灵枢•五味》)的气血损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不吃饿的慌。 ”如果人的脾胃“胀”与“泄”反复发作不愈,就进而影响到五脏与人体的营养供给,人的五脏 与体质也由此衰损。况且,“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人如果一旦由脾胃虚损而百病由生,到什么也不能吃的“绝谷 ”阶段,人就离死神不远了,因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脾胃这个粮仓功能对五脏与人体的重要性,中医将其称为“五脏之根本”或“后天之本”,是滋养脏器与人体 的“气血生化之源”。《内经》将脾胃这个根与本的作用叫作“胃气”,认为“人无胃气曰逆, 逆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这就是中医常说的: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中医历来重 视脾胃与“顾护脾胃”,保护好人的脾胃,就是保护好了自已生生不息的“粮仓”。这就提示,人们在关注吃 的饮食结构与营养、吃的饮食性味与人体五脏及其疾病的关系时,也不能忘了顾护好自已的脾胃,因为脾胃是——身体之本。


本文是 蔡日初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返回上一页

bannerbanner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