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bannerbanner

wenzhang shuji wenxue time

 蔡日初先生  医学文章

    
----------  新冠肺炎与中医智慧(一)——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


新冠肺炎与中医智慧(一)

这次横行武汉、波及全国、席卷全球的新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给现代医学卫生防控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带来前所未 有的巨大冲击——它冲破了现代卫生防控体系快速传播后,又神出鬼没地瘫痪了现代医学的救治体系。当这个狡猾的病毒肆虐全球,威胁 和吞噬着人类生命时,现代医学还在围绕着“毒”做研究——对它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特点、 诊断标准、临床分型、治疗方案等,进行“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断探索,形成对新冠肺炎不断修改更新的七个版本试行《诊疗方案》。

与此不同的是,中医却在这次疫情中胸有成竹,一开始就能见病知源地围绕着“人”进行有效的救治,成为这次抗疫中的中流砥柱。中医 其所能如此,是因为它有贯通古今、执简驭繁的现存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无论是过去的老传染病和现代的“新冠 肺炎”,它们因机症治的基本问题都可以在中医温病学中找到答案。为此,我们不防就“新冠肺炎”复杂的病因病机与临床 等新问题,从中医学角度进行一番勾通和解读,以彰显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

 

          一、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关于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问题,首次出现在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第四版中,完善于《诊疗方案》第七版,最后将新冠肺炎流 行病学基本特点归为:一是传染源:为新冠病毒的感染患者;二是传播途径:由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和由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的接触传播;三是易感人群:人 群普遍易感。这看似简单的几点初步结论,只因遇上一个“神秘”的新冠新毒,却让中国医学精英付出了艰辛努力— —前后历时33天,经七个版本的修改,才摸清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

与此相较,中医不同的是,在中医温病学关于瘟疫临床特点的阐述中,基于对中国历史中“瘟疫”的总结,却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新老疫病流行传播的基本特点,即使是花样翻新的“新冠”疫病也概莫能外,例如:

易感人群:《黄帝内经》首提“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温疫论》继有“疫者感天地之疠气 ……,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之说。这两段经典文子意在说明:在瘟疫流行期间,无论是年岁大的或年龄小的 (包括男女),也无论是身体较强的或身体较弱的,他们都是“皆相染易”或“触之者即病”的易感人群,这 就是《方案》关于新冠肺炎的“人群普遍易感”。

传播途径:对于疫病的传播途径,《温疫论》对此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疫论》还指出:疫邪“由口鼻而入 ”。这里的“温邪上受”,显然是指瘟疫毒邪由上呼吸道吸入传播,并指出“首先犯肺”的临床 特点;这里的“由口鼻而入”,既指由“鼻”而入的呼吸道传播,也指由“口”而 入的手口接触传播。这就将《方案》关于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说完道尽。

传染源及其它:在上述中医经典文字中,还有“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和“皆相染易”,这二句分别指出了疫病 流行学的三个特点:其中的“疫者”为传染源的患者,“疠气”为病原学的病毒,“皆相染易 ”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人传人”。同时“感天地之疠气”,就是人们所说的病毒源于自然界的 “自然说”。

值得一提的是,《内经》所说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段经文,其寓意较多,信息量大,可意释为:无论是什 么传染病的“五疫”之疾,只要它到来,都会在一定的季节时间、一定的地点和一定相聚的人群中流行传播,而且受感染的人群在临床表 现上,也会出现“病状相似”的症状。显然,这既是中医对疫病的经典“临床诊断”,同时又涉及第七版《方 案》关于流行病学史中的“聚集性发病”特点,即在家庭等群集场所,出现多例症状相同的“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这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疫病,在中医上述经典论述中又称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

 

总之,中医关于温病(瘟疫)的有关论述,是通过对疫病长期临床观察的经验总结,它既是对现代流行病学基本特点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是对疫病临床基本特点的经 典“临床诊断”,即使是现在的“新冠肺炎”也概莫能外,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所以,在武汉封城宅居困守之际,总在促使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倘若在武汉疫情传播之初,如果用《内经》“五疫之 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十六字诀,去快刀斩乱麻地对这类“病状相似”的人群进行及时隔离,这岂不是赢 得了对疫情的防控时间,达其“多快好省”而“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

医学界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前,中国报告的确诊病例数只有总感染病例的14%,而高达86%的未记录的感染者,正是造成疫情迅速蔓 延的主要原因,也是疫情初期难以防控的核心(3月16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由此而论,《内经》“十六字诀”的经典临床 诊断,不仅嘲笑了“未见明显人传人”的专家失误,也嘲笑了延误战机、真假不分、核酸检测阳性率仅为30至50%的测试盒,致使中 途不得不借助CT检查作为权宜之计的“临床诊断”,形成武汉“临床诊断病例”一夜之间猛增一万三的骇人 听闻!也正是这些见“毒”不见“人”的接连失误,才造成亡羊补牢而耗损国力的“封城 ”等原始之举。

由此也可看出,中、西医文化的不同,其着眼点也不同——中医是着眼于“人”的临床判断,是人以群分以归类;西医是着眼于“毒”的追踪研究,是不见其毒不罢休……。
 


本文是 蔡日初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返回上一页


bannerbanner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