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bannerbanner

wenzhang shuji wenxue time

 蔡日初先生  医学文章

    
----------  新冠肺炎与中医智慧(六)——“黑脸”中医解读 ----------


 六、“黑脸”中医解读


5月21日,央视网播发了有一篇文章与视屏——“救回‘黑脸’医生。”这个让 人心酸不已的视屏与文章,说的就是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两位医生——胡卫峰、易凡。说来也巧,这两位医生好似一 对“命运共同体”,他俩在同一个医院、同为外科、同样42岁,同为新冠肺炎危重症者,同在一个医疗队抢救,最后同为 “黑脸”人,乍一看人们还以为是两位黑人患者,引起武汉市民的关注。

对于这俩位医生“黑脸”的成因,有关医学权威报导将其归因为:一是药物不良反应,认为在救治过程中使用多黏菌素B,该药因诱导体 内组胺的释放和黑色素的合成而致皮肤色素沉着而成;二是肝脏损害有关,认为新冠肺炎继发性肝损害和治疗过程的药物性肝损害使肝脏代谢异常,致血液停含高量 的铁质经面部皮肤所致。另有认为,“黑脸”可能由炎症因子介导产生的过敏反应或毒性反应,或因患者处于炎症后病理进展阶段等因素 所致的色素沉积。总之,生物医学将“黑脸”的成因,看成是某个药物、某个器官、或炎症等因素导致代谢失常,使黑色物质沉积于皮肤 面部而成。

但在中医看来,疾病中所致的“黑脸”非同寻常,它牵涉到中医“四诊”内容中的“望诊 ”,在望诊中又牵涉到中医的望面色的“色诊”。我们还是从中医“望诊”说起,并重点介绍中 医的“色诊”与“面黑”的临床意义。

 1、望而知之谓之神

(1)“望”的文化:在中华“望”的文化中,古人用眼睛观自然、看世界、析社会、审人生,不仅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也造就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同时也造就了历代名医大家。

对于人望我和我望人的眼睛来说,它还有另外一种功能作用,即通过眼睛看心灵。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人们通过看一个人的眼睛就可以 看出他的心灵世界。对此,战国时期的孟子曾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 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廋哉?”(《离娄上篇》)其意是说:观察一个人的心胸“正”与“不正 ”,从眼睛的“亮”与“不亮”就可以看出来。听其言、观其眼,人的善恶真伪哪能隐藏得了 呢?

中华“望”的文化体现在中医学中,眼睛就成为中医判断一个人心身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内经》对此说:“夫心者 ……,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素问·解精 微论篇》)其意是说:两眼是心的目窍,面色是心的外华,人得意时心中愉悦的神气就会集中于两目之中,人失意时心中忧郁的气色就会流露在脸庞上。因而人的双 眼与面色就成为中医考察内在脏腑气血的盛与衰、虚与实,人的情绪喜与忧、愁与乐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所以,对于中国文人和政治家来说,眼睛是用来观察外在世界变化的视觉器官,以触发灵感、抒发胸怀、指点江山。对于中国医人来说,眼睛是用来审视人心身状况的望诊器官,中医通过察颜观色的望诊进行观外审内,诊疾所在,提出方案,以济世救人。

因此,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望诊”处于首要地位,中医典籍《难经·神圣工 巧》将四诊分别称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即“望” 与“闻”属于医人心灵层面的领悟,其层面高而“神”与“圣”;“ 问”与“切”属于医人功夫层面的技巧,其层面逊而“工”与“巧 ”。

(2)扁鹊望桓公:“望而知之”有着东方文化的神奇,其境界高、医道深、难度大,故谓之“神”,中医历 史中的扁鹊,就是因善长望诊而被后世称为“神医”。战国时期《韩非子》在“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就记 述了扁鹊为齐国国君蔡桓公“望诊”诊疾的如下故事:

扁鹊进见蔡桓公,他站了会儿对桓公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入深,桓公说:“寡人无疾”(我没有 病)。10天后,扁鹊又见桓公说:“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更深,桓公“不应”“不悦 ”(不理睬、不高兴)。又过10天后,扁鹊再见桓公说:“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更深,桓公又“不应 ”“不悦”。扁鹊退出后,桓公对近臣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把没病的人当 有病治,想以此邀功)。又过10天后,扁鹊再次看望桓侯时,桓侯的病已进入“骨髓”,扁鹊再未劝告而“还走 ”(快速退步返回)。几天后桓公病重,他派人寻找扁鹊,扁鹊怕迁怒、诿过于他已逃到秦国,蔡桓公因病已入深,过了不久就病死了。

韩非子这个故事提示人们:要“见微知著”有病早治,不要“讳疾忌医”避免酿成大错。同时,文中关于蔡桓 公的疾病由腠理、肌肤、肠胃、骨髓的记述,也符合中医由表入里、由轻转重、由重而危的疾病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韩非子以故事形式表达了中医“ 望诊”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望诊”包括望眼神、面色、形体、姿态、舌象、五官九窍及分泌物、排泄物等。但根据该故事情节,扁鹊望诊蔡桓 公,只能限于望他的神、色、形、态,而“神色”又是望的重点,而其中的“望面色”后来发展成为中医的 “色诊”,色诊也就成为中医一门古老的诊察艺术,“望而知之谓之神”也成为历代医人医学境界的追求。对 此,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对扁鹊的医术也发出“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的由 衷赞叹!

 2、色诊理论与临床

人们不禁要问,中医为什么能凭一双眼睛进行察颜观色的“色诊”,就能在临床中诊疾病、判顺逆、断生死?这还得从“面 色”的形成、“五色”的含意、“正色”与“病色”的区别等色诊知 识说起。简介如下:

(1)面色形成:中医认为人以五脏为中心,并通过经络将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五脏气血通过经络运行滋养全身时,五脏气血也通过经 络上走头面官窍以养容色。对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之说,从而使人耳聪目明时也使面部五色修明而容光焕发。所以,人外在面色其实是机体内在五脏气血所生,人外在颜面色泽的明与晦、泽与枯、浮 与沉、有神与无神等,就成反映内在五脏气血的盛与衰、病性的热与寒、病史的暂与久、病情的轻与重的一面镜子。所以,五脏气血生成面色,观面色而审五脏气 血,中医观外审内的“色诊”由此成立,望色也就成中医诊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手段。

(2)五色内含:中医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自然界有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与人的五脏相配,就分别形成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 的五种脏色,又称“五脏色”。同时,五脏色又与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方(东南中西北)、五邪(风热湿燥 寒)等紧密相联,使五种脏色与五行、五时、五方、五邪中的内涵形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从而将五脏色与时空地域、季节气候、外邪性质、病变部位、疾病顺逆等 结合起来,形成中医天人一体、全盘统考的“五色诊”,为中医临床提供了整体、全方位的色诊思路。

(3)三种色诊: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对中医色诊有明确的记述,将面色大致分为五藏所生的平色、五藏病的生色、五藏病的死色三种。

五藏平色:五藏平色也称五脏正色。所谓“平色”就是既不能太过,也不是不及,要色泽执中,恰到好外,所以“平色 ”就成为一种叁照色,其特征是——隐然含蓄、明亮润泽。《内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将五藏平色形容为:以缟裹绀 (绀:即紫绀色,青透红或黑透红),以缟裹朱(朱:中药朱砂,正红色),以缟裹栝楼实(栝楼实:中药名,浅黄或浅棕色),以缟裹红(红:粉红色),以缟裹 紫(紫:紫红色)。注:“缟”为纯白色的精细生绢,“裹”为包缠,即用白薄绢包上述色物,五色就隐而不 露且明润光泽,体现在人的容颜上,就显得有“精气神”,《内经》谓此为“五藏所生之外荣”,即五脏的气 血上荣于面所形成的五脏平色或正色。总归中国黄种人的面色偏黄,但因体质、地域、气候等差异,有的面色却偏红、偏白、偏黑等的不同,但总体来说应黄中透 红、或白里透红、或黑里透红,以色泽含蓄明润为佳。

五藏生色:与上述隐然含蓄的“平色”不同的是,为五色太过或过于外露,只因为外露的面色必竟有生有色、明润光彩,仍属于有生机的 “生色”,但五色暴露必有隐忧,故多为五藏疾病中的生色(与死色相对)。《内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将其形容为:青如翠羽(翠 羽:翠鸟的羽毛,色青光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豕膏:猪的脂肪,色白发亮)。《内经》谓此为“此五色之见生。”即 用这五种色泽来判断五脏,是五脏生机尚旺盛的表现,即使是太过的病色,也属为时未晚可防可治的生色。从现代临床看,多因体质因素、心血管疾病、或三高症人 群等代谢性疾病所致的异于常人之面色。所以,有的患者看上去红光满面,光彩照人,充满着生机,其实脏器已有隐患,生命已充满了危机。也可见于中医 “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的一些疾病,或见于真寒假热,阴盛格阳的“戴阳”的患者。因此,病中生色的 太过,不得不提防。

五藏死色:与五色太过、外露相反,就是暗然失色、枯晦无泽,这属于疾病中无生机的“死色”。《内经》将其形容为:色见青如草兹 (草兹:青白的死草之色),赤如衃血(衃血:赤黑的败血之色),黄如枳实(枳实:药名,棕褐无泽),白如枯骨,黑如炲(炲:灰黑的烟煤之色)。《内经》谓 此为“此五色之见死”,即用这五种色泽作为病至凶险的预判,属于病中的死色,中医将此死色又称为无胃气的“真藏色 ”。中医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所以“真藏色”所要说明的是,用以滋养五脏 而源于胃气的精微物质已经断绝,五脏精气也随之衰竭,五脏失养无泽的本色外显于面,面色也表现出枯暗无泽的死色。这犹如“玉石” 的保养一样,具说玉石最好的保养是佩戴,因为人佩戴时因汗液、油脂的滋养,玉石才能保持它温柔明润的光泽,否则它就会外露出它“石头 ”的本色而暗淡无光。从现代临床看,无胃气的真藏色或死色,见于各种重危症后期,如肺心病、肝硬化、慢性肾衰、肝癌或胰头癌,或某些严重感染 性/消耗性/代谢性疾病的晚期。这类疾病的面色往往表现为黧黑如烟熏,或黄而黑、紫而黑,且枯晦无泽等,因此在五藏死色中,“面如死灰 ”的灰黑如炲之色尤为突出,偏黑的“黑色”也占有显著位置。

 3、黑色的临床意义:

在中国传统颜色——青、赤、黄、白、黑五色中,因“黑色”本不光彩,给人视觉是黑暗,因而它给人们带来 的心理感受多为负面影响,所以黑色在中国文化层面也往往是一个贬义色彩。黑色一旦与中医结合,就道说着生命的凄风苦雨、生机的至暗。

(1)黑色文化与中医:在中国文学等作品中,黑色多用来渲染阴冷、黑暗、紧迫、恐惧、衰老、死亡等气氛,例如在带“黑”字的成语 和语言中就有——昏天黑地、风雨如晦、月黑风高、黑风孽海、黑云压城、黄干黑瘦、暗无天日的“阴曹地府 ”等。在中国传统诗词中,“黑色”多用来表达寂寞、凄凉、悲苦、惊恐、衰败等境况,例如:李清照的“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寂寞);王冕的“昨夜天寒孤月黑。”(凄凉);杜甫的“雨急青枫暮,云深黑 水遥。”(恐怖),“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悲苦);陆游的“久病卧江村,发白面黑。 ”(衰老)等。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医学中的“黑色”在禀承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基础上,又赋于它特定的医学意义,这主要与中医脏腑理论中的 “肾脏”密切相关,中医的“肾”也就担负起中国“黑”的基本文化意义,黑与肾 也就结合在一起,二者在中医学的“天、地、人”中携手并进,道说着中医“肾黑”的生理功能与医学特征。 例如:

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医脏腑理论中,五脏(肝心脾肺肾)常与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东南中西北)、五时(春夏长夏秋 冬)、五邪(风热湿燥寒)、五体(皮肉筋脉骨)、五志(怒喜思悲恐)、五声(呼笑歌哭呻)、五色(青赤黄白黑)紧密相联,组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五脏之一 的“肾”最后分别与水、北、冬、寒、骨、恐、呻、黑相对,肾就获有这类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生理特征,这类属性与特征互为关联与衬 托,共同展现出风萧、寒冷、冰凝、凄苦、阴黑、彻骨、恐惧、呻吟的衰落与死亡的征象。这样,天人合一的“肾”,也就处在这类自然 现象与人生理特征的极端,“肾”也就与中国文化意义的“黑”互为诠释、相得益彰,组成“肾 黑现象”或“肾黑征象群”,用以说明和概括疾病发展后期的一些生命危象。代表疾病后期的肾黑现象/肾黑征象群,以下 用中医常用辨证方法进行说明。

(2)肾黑现象与辨证:在中医辨证方法体系中,其辨证方法有八种之多,虽说它们的立足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有肾黑现象/肾黑征象群。例如:

八纲辨证:在中医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中,“肾黑征象”当属阴阳总纲的阴证,阴证包括里证、寒证、虚证。 里证是病变部位在里,疾病已深入脏腑、气血、骨髓或“病入膏盲”;寒证是疾病性质属寒,其阳气已衰,冷落萧杀,机体呈现一派阴寒 之象;虚证是脏腑生理机能低下、正气已衰、正不胜邪、生命已充满危机。总体来说,里、寒、虚之证,多见于热病或慢病后期,预后多不良。

脏腑辨证:在中医脏腑辨证(心、肝、脾、肺、肾等器官)中,“肾黑征象”主要体现在心肾两脏的阳虚证。如心阳不足或亡阳,就会出 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脸色晦暗、呼吸气微,脉微欲绝等危象;肾阳不足:一是因阳不化水致水饮内停上逆,形成水饮凌心射肺的咳喘痰鸣;二是肾阳虚衰,阳不 化水致水邪泛滥的全身水肿,若阳虚寒凝经脉则腰膝冷痛,若浊阴上泛则面色晦暗黧黑等。总归心肾阳虚证,多见于现代临床中的慢性肾病、肺心病、心肾综合症 等,或病致心衰、肾衰的重危患者。

六经辨证:在《伤寒论》六经辨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中,“肾黑征象”主要见于少阴病(肾)、厥 阴病(肝)。病在少阴: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张仲景说对此说:“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临床还可出现精神衰惫,欲睡不得的昏迷状态。厥阴病:若症见前热后厥,热深厥亦深,四肢厥冷,厥冷过肘膝,脉象微弱,为厥阴病最危险的阶段。

温病辨证:包括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在三焦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中,“肾黑征象”主要见于下焦证的“ 脾肾阳虚证”,其症多见水邪泛滥、一派阴寒之象。在卫气营血辨证(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中,“肾黑征象 ”主要见于营分证、血分证的“内闭外脱证”或亡阳证,为温病后期阶段,主要累及心、肝、肾,常形成多器官衰竭,如新 冠肺炎重危症者。

在上述中医辨证方法体系中,心、肝、脾常与肾在一起促成“肾黑征象”的形成,这是因为心、肝、脾与肾在人的生理病理上存在着互为 关联与制约的内在机制,如“肝肾同源”、“心肾相济”、“脾肾相克”等,所以 在疾病后期或危重阶段,心、肝、脾常参与“肾黑征象”的演变,加速着患者的衰亡。总之,“肾黑征象”最 终要说明的是,人的疾病层次已由表入里进入营血或由上而下累及于肾,疾病性质已由阳转阴、由热转寒、由实转衰,肌肤面色也由润转暗、由暗而黑,这些都说明 疾病已进入危重阶段,预后凶险。

(3)疾病危象与色黑:中医学的“肾”在五脏排序中,为五脏之后或最下端,而肾为“先天之本”,肾所藏 的真阳为“命门之火”,当疾病累及于肾,生命之火衰竭时,与肾藏相关的水、北、冬、寒、骨、恐、呻、黑的属性就显露于外,形成生 命危象的“肾黑征象”。如果说在中医人的眼中,“肾黑征象”就是中医的“告病危 ”,那么“色黑”则是“告病危”中的一个显著而重要的标志和判断依据,色黑在临床各科就有 如下的警示作用。例如:

在五色诊中:清·周震撰在《幼科指南》中说:“面青主惊风,赤主大热,面黄主伤食,白主虚寒,黑色主痛、多是恶候。 ”明·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有小儿脉纹五色应病歌:“红纹为热轻,青纹定是惊,紫纹为变重,黑色命归泉。 ”清·吴谦在《医宗金·外科心法要决》中还对皮肤赤游丹毒说:“红轻紫重黑难痊。”即 红色的轻,紫色的转重,到了黑色就难以治愈。在中医舌象中,“黑苔”既表示温病中的热极证,也表现内脏疾病中的寒极证,多提示病 情深重。在中医临床中,也经常接诊一些面色明显偏黑或黑如烟熏的部分患者,这类患者多为重症过程的求医者。

在重危症中:《内经》常将“色赤黑不泽”“色黑黄不泽”等死色称为“色夭”, 在论“色夭不泽”时,又常将“目眶陷”(两眼下陷),“皮焦毛折”(皮枯发 落),“大骨枯槁,大肉陷下”(骨瘦如柴,身体肉脱),“前后不通,饮食不入”(二便不通,饮食障 碍),“四肢厥冷,脉短气绝”(手足冰冷,脉象微弱),或“色夭面脱,病温虚甚”(色暗面瘦,热病伤 精)等相提并论,以断死期。中医这类死色死征,其实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恶液质(恶病质)、各种休克、肾衰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这类死色死征,为中医五脏的津、精、气、血衰竭之象,说明人的五脏已经“失守”“失强”,人生命之源的 “胃气”已经断绝,脏腑生理机能已进入“出入废,升降息”的停摆阶段,肾藏的“命门之火 ”凡近熄灭,人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至暗至黑的“肾黑征象”也就表现出来,黑如烟煤的“真藏色 ”也显露于脸面。如果我们用中医立足于“人”的这病机理论,再回过头来解读武汉俩位医生“黑脸 ”的成因,也许更接近“黑脸”成因的真谛。这无怪乎有人说——“黑色是宇宙的 底色,代表安宁,是一切的归宿。”

 

小结:我们从“黑脸”话题谈到中医“望诊”,又从望诊谈到中医“色诊”,从色 诊又谈及中医“肾藏”,最后回归到“黑脸”这个话题。总归中医的“色黑”,既 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涉及中医的基本理论与临床,这就是中医整体论的医学特点。所以,中医肉眼的“望 ”虽不如科学医学深入透彻,微观纤毫,但却能眼观八方、尽收天人之理、看得鲜活真实;中医肉眼所观之“色”虽不如现 代医学丰富多彩与孤色独赏,但中医五色却能引发灵感,使人思绪万千,观色思人;中医肉眼所观之“黑”也并非生物医学的简单黑色物 质,中医是见黑知人、见黑思危、黑是生命的呼救!总之,中医认为人是自然之子,自然的特性就人的特性,人与自然一体的中国医学,是根植于中国黄土地的民族 医学,其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哲学,集有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大思维,显示出浓浓的文人色彩与文人关怀。 


本文是 蔡日初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返回上一页


bannerbanner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