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bannerbanner

wenzhang shuji wenxue time

 蔡日初先生  医学文章

    
----------  中华美德与中医医德(一)--“德”的内涵与流变 ----------



中华美德与中医医德(一)--“德”的内涵与流变

                                                                                          作者:蔡日初

  

二千多年来,中华传统美德不仅使中华民族成为礼仪之邦,同时也使我们的民族立于世界之林而不衰。当中华伦理道德思想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就成为这些领域或行业的道德标准,形成人们常说的商有商德、武有武德、艺有艺德等各自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规范并依此建功立业,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各自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同样,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医学——中医,也有自已的道德标准与医德规范,人们将它称之为医德。

那么,二千多年来中华“德”的本义与内涵、德的修行、德的传承等基本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中医医德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中医德行与中华传统美德又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分述如下:

 

一、“德”的内涵与流变

 

德的本义:论其“德”,先要了解“德”的内涵与流变。“德”在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中,常称“德”为道德、德行、品德或品行等。就其“德”字历史演变而言,则形成如下不同文字与本义,例如:“德”字在在甲骨文中,左边是“彳”形符号,表示道路与行走,右边是一横卧的“目”字,表示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的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甲骨文中的“德”字意思是:人在行走道路,要目不斜视,目标正前方。在金文中,又在“目”字下面加了个“心”字,意为人只有目正还不行还应加上心正才算“德”。在小篆中,德的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所以,又形成括号内“德”的字形态,”的修炼、“”的行为、“)”的担当。后来,又演变成现代楷书的“德”。

总归“德”字的构型与本义分析,德的内涵应为心性修养行为规范,并遵从一定的道德标准道德担当。然而,德的内涵与人的修行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着不同的文字表述与道德标准求。例如:

 

德的厚善:相传为周人所作而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人生修行。其意是说:的运行不止,人君处世也要像天一样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大地敦厚博大而容载万物,人君待人也要大地一样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即用“天健”、“地坤”以启发“人君”这就是中华民族借以立于世界之林的“人道”效法“天道”、“地道”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德行

在中国道德观中,“德”常与“善”联系在一起。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老子》中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其意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它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所以,语出《老子》的“上善若水”与《周易》的“厚德载物”,它们两者所蕴含的意义相同,相互对应为用,所以,后世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相互诠释,使之成为中华“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最美道德箴言与最高道德境界追求在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又被提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明确指出“德”目标是达到“至善”境界。从此,“德的厚善”与“自强不息”就成为中国伦理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德的仁性:在 中华“德”的内涵与流变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一个“仁”字。“仁”字最早出 现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在我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以“仁”字组成的诗歌,例如在《国风•郑风•叔于田》中有“洵美且仁”;在《国风•齐风•卢令》中有“其人美且仁”。这里将“ 仁”与“美”二字联用,分别赞美男子的英姿和美德,因而“仁”在这里有善良、宽容的含意。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仁”字解说为:仁“亲也,从人二。”表示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前人关于“仁”的基础资料与思想中,赋予“仁” 新的内涵,提出了“仁”的概念。孔子“仁”的慨念与道德范畴,包括了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爱等内容,并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以寻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理想的伦理关系,从而构筑了儒家“仁”的伦理结构与思想体系。总归孔子伦理政治理想是:

重視“贤人君子”的社会作用,去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所谓“德治”;他的理想社会伦理关系的构建是:君子务本、仁者爱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义礼智为行为规范,从而形成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际联系与伦理扩展,并由此建构起一个有序的社会与等级政治秩序孔子还为他所主张的社会政治秩序指出了可供实践的具体路径,其实践路径大致为:

以“ 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并以“仁”为出发点,从我做起地去“仁者爱人 ”,并推己及人地“泛爱众”与“仁者无不爱”,形成全社会仁者爱人、由我及人、由近及远、 由上而下、纵横交错的从无序到有序的人与人伦理关系的扩展,从而达到与维系等级社会政治秩序,最终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这有点像现代中国有一首歌所唱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孔子为了实现“仁”的伦理秩序与政治理想,提出“杀身以成仁”,为“仁”而献身的观点。

 

德的诚信:后世儒家弟子们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诚”的道德慨念与求诚讨 论。从“诚”的本义而,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诚”与“信”互训为: “诚,信也”、“信,诚也”。北宋理学家程颐对此说:“诚则信矣,信则诚矣。 ”(《河南程氏遗书》)认为诚实就有信誉,讲信誉就是诚实,这说明“诚”与“信”历来是互 通为用的。因此,“诚”的本义对于今人来说,说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不欺诈虚伪等做人德性。南宋理学 家朱熹对“诚”归其要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认为“诚”是一种真实不欺 的美德。

然而“诚”在众多儒家看来,它不仅仅是一种真实不欺的做人美德,它还有如“天道”般的属性,这种“天道”般的属性就是——天道真实天道自然、万物之始善 行之源的天覆地载与“自然天性”。儒家还认为,人性本来也是“性本善”的,有如天道无妄、天真无邪的至 真纯善,只是一时被世俗情欲所蔽而远离了“天道”般的至真纯善的诚实天性。所以,人道要效法天道、努力求诚,使人性复归于“的天性,人的德性也就能达到与天齐美的理想道德境界。对于求诚的这个哲学大道理,子思在《礼记•中庸》中归其要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前一个是天的属性与境界,后一个是人的诚实德性与追求。

对于“诚”在儒家道德体系中的重要性,北宋理学家周敦颐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子全书•通书•诚下》)即既 是儒家伦理中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也是人各种善行的本源。《礼记•中庸》则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赖于“诚”,因而,“诚”对现实中人来说,它既是“ 圣人之本”、“君子之所守”,也是“诚者自成”而成全完善自己理想人格的保证。可见,“诚”不仅决定着“仁”,它还是“德”与“善”的基础与本源。


本文是 蔡日初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返回上一页

bannerbannerbanner